4月13日,由中铁建工集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主办的“为湖湘而设计”系列论坛第一期“设计回归”主题论坛在湖南长沙胜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铁建工集团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永信和瑞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杨建觉创意中心、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中外建筑》提供首席媒体支持,凡益工作室、《城市环境设计》(UED)提供学术支持。长规院总工程师阳国万,管理副总监谭春华出席了本次会议。论坛由长规院风景园林总工程师、刘诚工作室主任刘诚主持。
阳国万出席论坛并致辞,对出席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欢迎,向联合主办单位、媒体支持、学术支持以及所有工作人员致以敬意,并对系列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本次论坛聚焦“为湖湘而设计”,旨在探讨如何在趋同的全球化浪潮之下,凸显新时代湖南地域建筑特色。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从屈原、贾谊到毛泽东,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人物,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深入挖掘湖湘文化的内涵,结合在地的社会经济基础,以适宜的建造技术,营造出具有社会人文意义的“空间场所”和“精神容器”。
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地方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魏春雨,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建筑师黄劲,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设计三院院长王祎,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创作中心主任陈永良等四位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对“设计回归”主题的理解,并阐述了建筑设计实践中对建筑设计中地方性与场所精神体现的感悟、对人工智能发展及应用如何影响建筑行业的现状与未来的思考、对“科学为骨、美学为韵、人文为魂”的科学设计观的应用,以及在扎根地域的城市更新实践的经验。
魏春雨以《地方知觉》为题,分享在湖南的工作和生活经历,通过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田汉文化园、马栏山广场等在地实践的总结探讨,分析“在地性”“场所精神”“地域类型学”等概念,强调建筑设计应回应当地民族、文化、地形、气候特征的差异,从类型学的角度关注每一个作品的空间基因和特质,而非将其符号化。
黄劲以《当建筑设计变成“非遗”传承》为题,引出湖湘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基因,以及湖湘文化背景下的本土设计方法,其次以AI与建筑师的关系、传统建筑设计是否会成为非遗传承等令人深思的问题,探讨建筑师当下的发展方向,提出“建筑是否成为非遗取决于人类能否坚持将技术作为表达文化的笔而非取代文化的刀”等观点。
王祎以《科学设计》为题,回顾了自己在湖南多年来的求学经历以及湖湘文化对自身建筑创作的影响,阐述了建研院礼堂修缮、长沙油脂厂工业遗产活化等项目中的科学设计,应当包含科学、人文和美学三个要素,设计需严格遵循科学准则,尊重事实逻辑并拥抱新兴技术,同时注重建筑与历史、环境的关系,强调人的空间感受。
陈永良以《平凡的光芒》为题,通过“高科技、低生活”“左手面包,右手AI”两个引子,探讨当下建筑师与高科技时代的关系,提出建筑的意义是不让人活在虚拟世界里,未来不应该是元宇宙空间,同时回顾了长沙市规划设计院五十年来在市政、规划、建筑三大板块的重大项目,并重点分析了建筑创作中心近年来的建筑实践,阐述“扎根地域,做平凡温暖建筑”的设计理想。
长规院管理副总监谭春华,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凡益工作室创始人王蔚,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解明镜,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许建和,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刘大为,之行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总建筑师周子乔等六位专家学者在长规院总建筑师陈永良的主持下,从自身专精领域的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了建筑学教育从业者对当下高校对建筑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方向与未来展望,以及建筑设计师在多年从业生涯中对建筑设计中跨界融合、设计为民、专业统筹、前沿理论学习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的体悟。
谭春华在谈话中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并指出,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需求,创造使人有尊严、有幸福感的生活空间。
解明镜从建筑学教育从业者视角出发,指出在当今建筑行业充满挑战的形势下,人才培养目标不应局限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应回归至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具有良好建筑学素养的人才走入各行各业将对建筑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建和从论坛主题出发,从建筑设计实践、建筑教育转型与建筑理论建构三个方面,分享了以下三个观点,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设计为民的原则;高校建筑学应注重通识教育并进行特色化营造;湖湘建筑设计在建筑评论方面仍有充分的提升空间。
王蔚作为建筑学跨界发展的代表,以丰富的建筑跨界成果为锚点,分享了从业以来建筑学跨界转型实践的经验,以及如何挖掘建筑学科更多的可能性,将建筑学的专业技能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使建筑学科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刘大为提出,建筑业内人士加强学术交流的同时,建筑设计师也应回归大众视野。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与品质,因此应当提高民众在建筑设计与评论中的参与度,从而提升社会大众对建筑设计工作的理解与认可度。
周子乔代表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团队,分享了团队在设计实践中体会到的以物消费的时代走向以及关系消费的时代转变风向,以及小型建筑设计过程中,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如何从工作方式、商业结合与提供综合价值的角度强化建筑师的不可替代性的思考。
伴随着听众的掌声,此次2025年“为湖湘而设计”系列论坛第一期——“设计回归”主题论坛正式落下帷幕,各位专家学者们的精彩分享,有助于论坛参与者共享专业视野,丰富认知维度,凝聚行业共识,锚定对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信心。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激发湖湘建筑相关从业者们更多地思考和讨论,推动湖湘建筑设计的发展,通过设计的力量,为湖湘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湖南的城市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湘ICP备11015747-1
经营发展部: 0731-84135500 综合办公室:0731-84134010 党建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0731-84135251 传真:0731-84134010
邮箱:csghy@163.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东路469号